陈可冀:国医大师推进古老的传统医药学迈向现代
厚古不薄今,温故且知新。传统中医学是古而不老,旧而常新,永远富有生命力的。
中医学和西医学虽然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在思维方法和诊疗手段上也有很大不同,但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是两者的共同价值取向。
我希望今后的中医发展道路中,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学有机结合,跨文化认同彼此的优势和特点,优势互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精髓,提高临床疗效,是中西医结合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只有采取这种优势互补的整合,跨学科交叉、求同结合和求异探索整合,才能使两种医学都得到很好的发展,达到双赢或多赢。
愿中医药事业万古长青。
陈可冀,男,1930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1954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及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病与老年医学临床研究。现任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典委员会执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席,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专家咨询团顾问。1994年获首届立夫中医药学术奖,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主编《清宫医案集成》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奖项。
•他主持对清代宫廷医疗保健经验的整理挖掘,从宫廷到民间,将清宫医疗经验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开拓了中医药学术继承的新领域。
•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特别是心脑血管病临床及研究50年,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奠基者及开拓者。
•他主持“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既继承发展了中医传统活血化瘀理论,又创造性地做出现代科学的系统阐明,赋予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新内涵,形成了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现代学派。
陈可冀的中医情怀,要从他年少生病时,父亲常带他去找中医医治说起。当时,福州城里有一位名中医,名叫叶烺藩,处方字迹极其工整洒脱,令他毕生不忘。给他开的治疗鼻炎的处方中多有辛夷,在福州俗称木笔花,章太炎曾专论此药,对此他印象深刻。他家离一家医院很近,因常常目睹患者解除病痛时的欢欣与丧失亲人时的痛苦,心中逐渐树立了学医救人的远大志向。
对如何学好中医这一问题,陈可冀是这样总结的:“关键有六点:首先是名师指点,其次要熟读经典,第三要勤奋好学,第四要理论结合实践,第五要虚心求教,最后则是潜心钻研。”他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生涯都是在中医老前辈的激励和指导下走过来的。
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他深感有责任推进悠久古老的传统医药学迈向现代,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中华民族的祖先。
先当杂家后当专家
童年时代的陈可冀,最喜欢到乡间外婆家感受农家生活,最美好、最难忘的事是没日没夜地看书,憧憬将来当文学家和医学家。“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陈可冀总是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再忙也不能忘记读书。如今,他依然保持着每日3~5个小时的读书看报时间。
在弟子眼中,陈可冀就是个博览群书的“知识青年”,“他每天都要阅读十余种中英文报刊杂志中的重要文章,在办公室经常可以见到他上网检索各种资料,有时候发现一点有价值的消息,他就兴奋不已。”弟子们说,陈可冀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及善于挖掘的精神是他们跟师学习的最大感受。
陈可冀的儿女如今都在美国从事医药研究工作,而他每次去美国儿女家,虽然只有短短20天到一个月,他回来时却带回大量的国外最新信息,这些信息不仅紧紧围绕着他所从事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活血化瘀研究,而且涉及了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多个层面。他总是督促弟子将这些信息运用于临床科研和教学中。
上一篇:郭子光 刘敏如 四川中医国医大师
下一篇:引导中医药文化创业创新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