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光 刘敏如 四川中医国医大师
刘敏如简介
刘敏如,女,1933年生于四川成人。第二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196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并留校任教。主任医师,教授。历任:妇科教研室主任及附属医院临床妇科主任,中医妇科学博士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会第八、九届委员,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兼)。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推荐为全国首批中医妇科专家。
在57年的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中,先后主研了“月经周期调节与月经疾病研究”“产后多虚多瘀与补虚化瘀研究”“益宫止血口服液”“阴道泡腾片”“虫草复方系列研究”“男女更年期中医药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主编、副主编《中医妇科学》教材、教参和参考书等10余部著作;培养30多名硕、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国家不同级别的奖励。鉴于其对中医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曾荣获“巾帼建功全国教育系统标兵”“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杰出的女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并加载《中国妇女与科技发展》专辑,献给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不遗余力关心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发表有《中医发展匹夫有责》《中医妇科发展预测的思考》等论文及《中医之路六十年见证》《医道传承录》等大型著述。经批准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刘敏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积极展开了传承工作。
2002年至今由香港人才输入计划作为中医高级人才受聘于东华三院东华医院—香港大学中医药临床教研中心任顾问中医师,并为其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聘为香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妇科学术顾问,澳门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首席委员。
目前,国医大师刘敏如传承工作室分别在珠海、成都、香港设立了工作室。刘敏如认为,中医传承,既要有传承意识,又要有开创意识,最重要的是,传承并非传统的、狭隘的“师带徒”形式,而是一个以老中医为圆心向四周辐射的“圆周形”。如以她为圆心,通过各地的传承工作室、学术讲座、科研书籍出版,甚至是现代互联网手段,实现“医、教、研”有机结合,多方面、多途径地传承中医。
据她的弟子回忆,刘敏如常常不定期召集学生到她家中聊天,有针对性地就学术研究内容提问,有些问题层次比较深入,学生们思考不够,回答欠佳,刘敏如就会严厉批评。
珠海工作室:搭建中医药交流平台
2014年6月18日,珠海市首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刘敏如工作室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莲花路门诊部揭牌。除了刘敏如本人每月定期在此坐诊,还将带动其弟子们来珠海坐诊及交流,进而提升全市的中医药水平。据悉,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刘敏如工作室提供了一整层楼开展工作,并将其装修一新,其中设有专门的示教诊室、示教观摩室、资料室等,可接受外单位人员进修与研修。该医院还给工作室配备了强大的成员阵容,包括该院副院长、广东省名中医刘志龙和10名医生。工作室的成员将作为刘敏如的弟子,通过跟师查房、跟师出诊等方式,对刘敏如教授的医案、查房、会诊记录整理学习,从而整理、凝练和传承其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当地媒体评价说,“刘敏如工作室将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吸引国内其他专家前来珠海。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建成,为珠海市中医药的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交流、研究、传播的平台,将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促进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及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带动医院乃至珠海市中医整体发展。”
成都工作室:建一流中医妇科人才培养体系
2015年4月,国医大师刘敏如传承工作室成立仪式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立。主要工作将包括教研和问诊等多个方面,以中医妇科为特色,致力建立全国一流的中医妇科人才培养体系。
该工作室由刘敏如的弟子、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陆华负责,他介绍说,传承工作室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开放式平台,刘敏如及其弟子将定期到工作室指导和会诊,同时来自国内外的优秀中医大师等都可以到此开展工作。
上一篇:悼念国医大师程莘农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