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中医药文化创业创新
在“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应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立足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加大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与推广力度,不仅要把中医药文化知识作为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科普知识,更要把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明确使命责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全力推进。
推进中医药文化进学校
应把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摆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各个教育阶段的不同特点,将中医药文化知识由浅至深进行有序融入,如在小学阶段,可以将央视百家讲坛之《千古中医故事》等深受学生喜爱、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医历史故事等作为课文进入教材;在初中,可以将《汤头歌诀》等易于学生背诵记忆的内容作为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进入教材;在高中的文言文学习中,可以将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关于“医德”的论述等思想深刻、文采斐然的中医药文章,作为培养学生品德的优秀作品选录其中。要努力使中医药文化知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融入到中小学教育的各个阶段,使广大中小学生能够从小了解中医药文化,并持续不断地接受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和熏陶。要让中医药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学生成长中起到积极作用,并力争吸引更多青少年学生从小立下学习中医的志向,为中医药发展创造人才储备。
加强传播规律研究
将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播作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命题,加以高度重视,引导产生一批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理论。要深入研究群众认知中医、接受中医的心理,找到消除群众对中医误解的途径和办法,在保留中医认知方式、思维特点和价值观念的前提下,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认知方式释读,用当代人习惯常用的思维方式解构,实现中医文化面向大众的迁移,从而提高中医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增强中医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设立中医药文化节和中医药开放日。建议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作为“中医药文化节”的时间,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一次中医药文化节,届时在全国城镇的主要广场,由政府组织举办一些中医药文化活动,包括义诊、辨识中药、科普讲座等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活动。另外,建议所有中医药院校在每个学期,都举办一次中医药开放日活动,让老百姓进学校体验中医药文化。
引导中医药文化创业创新
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中医药文化传播。应结合中医药文化产品,扶持培养出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拥有大数据技术的中医药文化“创客”,比如生产中药代茶饮,开发中医药香囊,生产砭石、木鱼石等按摩穴位等保健产品,或者将中草药标本制作成书签和各类艺术品等。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成一大批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网站,并引导、激励相关企业设计一批中医药文化手机APP,让广大用户能够成为自己的医生,在最便捷的情况下实现自我的首次诊断,也为广大患者寻医问药提供最具权威的参考和帮助。
紧密结合中医药文化,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影视剧、中医药传奇小说,以及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书籍。针对广大青少年开发中医药漫画,或者制作《中华神医》系列动画片。要通过优秀中医药艺术作品吸引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
培养中医药文化推广人才
首先,遴选以院士、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中医药管理专家为主的中医药人才,打造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高端智库,为中医药文化发展以及推广普及出谋划策。同时也要遴选一批中医药科普文化宣传专家,面向大众积极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知识,推广小儿推拿,拔罐、针灸等适宜技术,让中医药技术进入千家万户,造益广大百姓。
建设中医药博物馆
利用中医药院校、中医院和中药企业等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中医药博物馆,除日常开馆接待观众,还要定期举行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展示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