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心理护理很关键措施有哪些

  德国人体塑化创始人哈根斯,一直被称做“死亡博士,近日接受媒体采访,证实自己帕金森症日渐严重,称死后也将塑化并参展。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学“颤证”范畴,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木讷表情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古方中医指出七情,也就是现在认为的心理因素在人体发病与康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七情致病的理论。临床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在情绪紧张、激动或窘迫情况下,肢体震颤加重,而情绪平静时震颤减轻。由此可知,精神因素可使病情恶化,所以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关键的。

  那么,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哪些呢?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的阶段存在不同的心理失衡,疾病早期患者的心理变化不大,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焦虑、忧虑甚至是恐惧、绝望、悲观厌世等,因此心理护理也不相同,古方中医具体介绍如下:

  1.心理护理强调因人施护。要做好心理护理,要了解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针对其心理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做到个体化,因人施护,才可获得心理护理的更好效果。

  2.心理护理是科学知识和感情的融合,通过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朋友娓娓动听的语言来开启病人的心扉,并通过具体的关心、体贴、帮助等措施,从心理上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促进患者产生有利于稳定情绪,树立抗病信心的积极的心理活动。

  3.要做到这些,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休养,讲究语言艺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入细致,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和心理活动,掌握病人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

  古方中医提醒:《内经》对本病已有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掉”字,即含震颤之义。《素间·五常政大论》又有“其病摇动”、“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等描述,阐述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为后世对颤证的认识奠定了基础。中医在帕金森的治疗上具有显著优势,建议患者及时中医药治疗。文章来源:古方中医求医问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