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吃鸭食疗方滋补又辟邪

  今天是中元节,民俗里这一天要吃鸭子。走访市场了解到,从昨天开始,鸭子销量就有所增长,而鸭子的价格也有所上涨。除开受节日效应的影响外,养殖成本提高,进货贵也成为价格上涨的一大“助推器”。

  “鬼节”吃鸭是因为,传说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后来,则被不同地方的人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传说,大体上就是驱魔辟邪之意。

  中元节吃鸭食疗方:香酥鸭

  原料:北京填鸭一只,绍兴酒、酱油、精盐、花椒、八角、甜面酱、葱、姜、花生油。

  做法:1、将填鸭残存的细毛拔掉,从鸭尾下方开口掏出内脏后洗净,控去水分,放入盘中。2、将绍兴酒、酱油、精盐、花椒、八角(要掰成碎瓣) 、甜面酱、葱丝、姜丝等放在一起调匀,涂抹在鸭腹内,腌渍约三小时,然后上屉用旺火蒸三小时取出,沥净鸭腹内的水分。3、将花生油倒入锅里,在旺火上烧至八成熟,把蒸好的鸭(脯朝下)放入油中炸,待鸭脯炸成金黄色时,再翻过来炸鸭背部,当鸭身全部炸成黄色时,捞出沥净油, 装入盘内(可用油菜松垫底)上席。

  古方中医食疗提醒:鸭是为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 鸭肉的营养价值与鸡肉相仿。但在中医看来,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痨热骨蒸、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 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民间还传说,鸭是肺结核病人的“圣药”。《本草纲目》记载: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 求医问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