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顺四时调理防患于未然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古方中医养生介绍正因为人秉天地之气而生,法四时而成,所以中医学养生首要注意的,叫做“顺四时”。

  地球上,哪儿最适合人类生存呢?温带。南极和北极尽管也有阴也有阳,但是它们没有昼夜阴阳的交替。温带的四季分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四季的变化,对人类的身体、智商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种状态,是大自然造成的。我们温带的人就像我们外面的落叶树。春天的时候,所有的落叶树都开始发芽了,它的营养从根部开始向树枝走;到了夏天,所有的枝叶全展开了,它的营养全到了外部,根底部是空的。人也一样,每当春季来临的时候,人的气血从内脏开始向外走,到春分的时候,白天和夜晚同样长,人的气血一半儿在里边一半儿在外边;到了夏天,当树叶全都非常繁茂的时候,人的气血全部到了外面,里边儿是空的,夏天容易闹肚子,不仅仅是细菌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气血全跑外边儿来了,里边儿是空的;当秋天树叶开始落的时候,人的气血开始向里面收;到了冬天,人的气血都到里面去了,里面非常充盈,而外面相对不足,所以冬天就容易感冒了。

  老百姓有句话,叫做“春捂秋冻”。在冬天的时候,人的毛孔整个儿处在闭合的状态,到了夏天,人的毛孔是以开放为主的,从闭合到开放,是从冬到夏的一个过程。春天多穿一点衣服,有助于毛孔从闭合到开放。从秋到冬,为什么要冻着点儿?是因为它是一个从开放向闭合走的状态,这时候如果你穿得少一点儿,就有助于毛孔从开放向闭合发展,就有助于你自身气血的运行。

  老百姓还有一句话,叫做“草死草活的时候最容易犯病”。春天人的气血是从里面向外面走;秋天气血从外面向里面走。在这两个过程中,如果气血经络有不通的地方就会显现出来。就像我们早晚上下班时候的交通,道路如果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你就会有感觉了,“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时候就塞车了。而夏天和冬天,就像我们的半夜和中午不塞车。有慢性病的人,一定要注意春、秋两季加以适当的调理,要防患于未然。感觉不适就应该找中医适当地加以调整。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 求医问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