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芹苦学终实现中医博士梦 传播中医药文化
走进北京工业大学校医院,只要问及“胡广芹”这个名字,人人皆知。
苦下功夫自学中医
胡广芹出生在山东德州,小时候的一次意外事故不幸患上败血症,住院期间,护士不慎扎伤她的坐骨神经致使左下肢无法行走。尽管家里已极度窘迫,仍未放弃医治的机会,母亲每日3次不间断地热敷和按摩让胡广芹瘫软的下肢逐渐好转。
汉代义妁悬壶济世、晋代鲍仙姑发明“艾灸”应对麻痹、宋朝张小娘子治疗疮疡臃肿屡见奇效……母亲口中一个个名医的传奇故事令胡广芹加深了对传统医学的神往,伴随着腿部的自主抬起与日渐好转,最终可以独立行走。
几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进入山东德州卫生学校进修护士专业。除学好专业课,她尤其喜欢《居里夫人传》与《南丁格尔传》,这两位女性成为她心中偶像。
胡广芹踏上护理工作岗位时只有18岁,她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解除紧张与焦虑。西医临床护理经验渐渐使她感到工作的局限性,一个系统学习中医的想法油然而生。
胡广芹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为学好临床诊疗技术,熟悉中医理论,她苦下功夫,不知啃读多少经典书籍,终于取得了自学考试的专科与本科学历。
坚持不懈实现中医梦
有了家庭的胡广芹仍坚持学习,立志深造。即便有同事曾怀疑她得了“研究生妄想症”,还送她“胡博士”绰号。
“每当别人这么说,我总是微笑着回敬说‘谢谢你的祝福,我争取不让你失望,将来考个博士’。”胡广芹轻松一句的背后是她不随波逐流,踏踏实实努力进取的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她被天津中医药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胡广芹根据临床需要,很快掌握了开方用药、推拿按摩、针灸、刮痧拔罐等多项技术。让她最感兴趣的是中医“治未病”,多年的临床经验使她深知中医技术在社区健康服务中拥有巨大优势。她的博士论文《中医健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博士后论文《中医问诊的技巧研究》都在此领域有深入探索。从事中医健康维护和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了她一直以来的中医梦。
疗效是最好的证明
刚到校医院时,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她的选择,有些人甚至直接问她是否技术不行找不到工作了才来这个医院。她从不计较,一门心思认真开展医疗工作。但是,看病花钱少疗效好,师生、社区居民对中医服务的依赖,师生送来的锦旗,校内公选课《中医健康养生》场场爆满是最好的证明。
2012年,胡广芹被评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她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和多个部门的支持和认可。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