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大国医》之美
掩卷《大国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罗大伦博士为我们依次呈现了王孟英、朱丹溪、李东垣、缪希雍、钱乙5位大医家的精彩人生,简洁而不失内涵,通俗而不失典雅,诙谐而不失庄重,读完很受裨益。我从这些大国医身上发现了他们各自的美,现归纳如下。
王孟英——半痴之美
王孟英,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著有《温热经纬》。14岁,其父因病故,遗言“必期有用于世”,遂始学医。众人皆云其呆傻,似半个痴儿,孟英不怒反笑,取号“半痴山人”。霍乱、疟疾来临时,半痴义无反顾,将个人、家庭生死置之度外,心悬千里之外的劳苦大众,始终奋斗在治疗的第一线,终不幸被感染,马革裹尸而还。半痴之美,是勇士之美,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朱丹溪——晚成之美
朱丹溪,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的代表人物。丹溪曾为一乡之里正,好打抱不平,常鲜衣怒马,仗剑江湖。古人云:“年过三十不学艺。”三十又六,拜许谦习理学,后妻亡师病,遂志岐黄。年四十四,方欲拜罗知悌为师,不见,便“日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三月后,师沐浴更衣,大开中门,郑重收其为徒。其求学情之真,意之切,心之诚,无不谓之动容!
李东垣——锐气之美
李东垣,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的创始人。他一出场便语出惊人,年虽少,见张元素,掷千金,并言:“我要学习您全部的医术。”这是何等锐气!现在很多的80后和90后,最缺乏的就是一股锐气、一份执着。师为之震惊,遂收为徒。他虽家财万贯,却洁身自好,勤奋刻苦,不辱师门,终成一代宗师。
缪希雍——自救之美
缪希雍,明代著名医学家,深究药物炮制,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等。出身于官宦之家,后父殁,尝尽人间冷暖。17岁患疟疾,世医谓之无救。病榻之上,自学《内经》,悟其要义,自拟药方,“不旬日廖”。假如当时他听任了庸医的摆布,放弃了自己,中医历史长河中必然少了一颗璀璨的明星。
钱乙——望神之美
钱乙,北宋著名儿科学家,幼科鼻祖,其著《小儿药证直诀》对后世影响深远。《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中医诊断的最高境界是望诊,而钱乙恰恰是个中翘楚,自创小儿“面上证” “目内证”,时任太医院,众医无不钦佩。他还精于五脏辨证,创立五脏补泻方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六味地黄丸了。
5位大国医,五种之美,构成了其各自的本色人生,其酸甜苦辣、启迪后人。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18岁那一年,我进入安徽中医药大学学习,至今快7年了。今日读完《大国医》,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当今我辈学子,欲学好中医,达到大国医的完美人生,至少首先应具备以下几点:
学医者,要有健康风骨
五位大国医,或自幼羸弱,或亲友故去,或仕途不济,都走上了行医济世这条路。而学医后的他们,都深谙中医养生之道,个个都年逾古稀后,方驾鹤西去。现今,试想坐诊的医生,羸瘦尪弱,状若欲倒,又何以取信于病家。相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未治已取信三分。所以,学医者,即使不能仙风道骨,也至少拥有健康风骨,方能造福于世。
学医者,立学先立品
清代医家叶天士曾要求弟子要做到“三需、三戒、三敢”,即需仁、需勤、需文;戒贪、戒闭、戒傲;敢疑、敢干、敢当。学医必须要先立品。我的导师在门诊带教时,常常告诫我们:做学问,必须先做人,而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把学问做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品行端正、淡泊名利的人,才能持之以恒,潜心医学,终有所悟。
学医者,必须苦读深思
入学以来,令我颇为感触的一件事,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和室友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游玩,却发现他们的大部分自习室里竟座无虚席。那一刻,我们的内心无比震撼。本是该休息的时间,但他们依然选择了苦读。古往今来,伟大的人无不是“熬”出来的。现今,倘若我辈中医学子也能鸡鸣而起、星旋而息,何愁中医不继、中医不承?
学中医者,必须文哲兼备
上一篇:拜访国医大师刘尚义札记
下一篇: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中医学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