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在幼儿心里不断萌芽
多年来,亳州市充分发挥中药产业的特色优势和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作用,始终将人文教育作为办学和育人的主线,并贯穿于学校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全过程,致力于创办有灵魂的学校,培养有思想的校长,成就有品位的教师,培育有生命活力的学生,努力铸造教育的灵魂,有效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提升了教育的层次品位,引领了正确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在“说、唱、弹、跳、画”的各个环节,在幼儿教学的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科学五大领域,无不体现中医药的哲学思想、文化情景,把中医药引进课堂,把幼儿带进药圃、融入自然、加强认知、激发兴趣,通过耳濡目染、长期熏陶,中医药文化在幼儿心里不断萌芽、发展、壮大,成为天然的甚至与生俱来的成长基因。
一是注重吟诵。
古人云:“声入心通。”亳州各幼儿园、各学前教育机构十分注重吟咏和诵读,通过质朴而简单的韵律,读出古典诗歌的节奏美,让幼儿产生无限的联想。例如,宋·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刘开的“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凡是带有药材名目、朗朗上口的诗句,都是亳州幼儿的必读课目。
二是注重观察。
每年4~5月份,是亳州的“三花节”,牡丹、桐花、芍花竞相开放,绚丽娇艳,花团锦簇,层层叠叠的花瓣,如一片片灿烂无比的彩霞,吸引着众多游人。老师、家长带着孩子徜徉花海,雀跃其间,兴奋不已。有的孩子拿起蜡笔、彩笔、铅笔甚至树枝,在纸上、地上甚至衣服上任意挥洒,大多的孩子掐一捧花骨朵回去用水泡起来,再养他几天。
三是注重实践。
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销售的品种约2600多种,地产中药材200多种,常年种植的36种。面对浩如烟海的中药品种,外地人常感茫然。但亳州人自幼生在药里、长在药里,对药材有天然的认知能力,先后举办了四届全市中医药技能大赛,冠亚军得主是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仅凭肉眼看、手把摸,竟能辨认出900多种中药材。该市规模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均有自己的标本室和对照品库,定期对幼儿园开放,成为学前教育的第二课堂。
四是注重习练。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体育健身功法。由于这套功法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最能逗引幼儿。亳州市体育局邀请国家体育总局专家,编订了简易五禽戏套路,使幼儿安全易学、左右对称,伸展肢体、动诸关节,外导内引、形松意充,动静结合、练养相兼。截至目前,该市有3000多名辅导员、几十万名习练者,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五禽戏之乡”称号。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卢梭说:“教育即生长”。甲骨文中的“教”,右边的“文”中有一颗“心”。这些都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是回归孩子的心灵,而并非其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中医药文化最易被感知和认同,最能拨动幼儿心灵的琴弦,并直接影响其一生的成长,乃至影响一个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扬。追根求源,从娃娃抓起,才是弘扬国粹、传承文化的最大动力,我们也才能拥有一个生机无限、前景光明的中医药发展美好愿景。
上一篇:走近国医大师李振华
下一篇:《金瓶梅》中的明末医药文化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