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授点评民间三偏方
对于很多疾病,用民间验方治疗,往往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但这些验方是否都有科学依据,且听专家怎么说:
鸡蛋皮治溃疡
鸡蛋皮90克(洗净,放锅内炒成酱色,研为细末),柴胡15克(研为细粉),二味混合均匀,每次饭前温开水送服6克,1个月为一疗程。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教授魏睦新点评:此方有一定科学道理。鸡蛋皮为孵出小鸡后蛋壳内的软膜,其本就是一味中药,名曰“凤凰衣”,洗净阴干即可保存使用,有保护溃疡面的作用。柴胡能疏肝理气,改善溃疡病引起的胃脘痛。
近代名医章次公先生,善于使用凤凰衣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其方为:凤凰衣、玉蝴蝶各30克,马勃、象贝母各20克,血余炭、琥珀粉各15克,共研细末,每次2克,每日3次,餐前服。
大蒜泡醋治灰指甲
取大蒜四五瓣去皮捣烂,加入100毫升优质陈醋,浸泡三四天待用。用时,将患处放入醋蒜溶液内,浸泡15分钟。然后用棉球蘸醋蒜液包裹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2个月病甲可愈。将病甲用刀片削薄后再泡,效果更佳。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中医外科教授唐汉钧点评:醋含有醋酸(约2%),外用有消肿消炎收敛的作用;大蒜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有抑杀作用,外用能治痈疽、毒疮、顽癣等。
此方系民间流传之验方,从药理和功效上都有一定依据。但大蒜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若出现皮肤灼热、潮红、大疱、刺痛等不良反应,应停用数天,小儿、孕妇应忌用。敷治时尽量小心不使药液外渗到病甲周围的皮肉上,可在敷药前,在周围皮肤上涂敷保护性油膏。
江浙民间,在伏天用醋0.5-1千克,浸泡中药(如白凤仙花、土槿皮、花椒、皂荚、大枫子肉、藿香、白矾等)24小时,煮沸待温,将患处浸泡6-8小时,次日将药汁煎沸待温再浸,共浸三四天,能杀虫止痒,可治鹅掌风、手足癣以及甲癣(灰指甲)等。
羊油煎豆腐治慢性支气管炎
羊油、豆腐(切块)各250克。冬至日清晨,先把羊油烊化,放入豆腐块煎至焦黄,再加水煲汤,吃豆腐、喝汤,可分次服。坚持每年吃一次,可治慢性支气管炎。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医科副教授杨国汉点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体质一般偏于阳气不足,病因以痰阻肺气为主,治疗以补气温阳、化痰止咳为基本法则。
羊油味甘、性温,善于补虚润燥,治虚劳体弱。豆腐味甘性凉,能清肺热、止咳消痰。两样煎炸后服用,偏于温润补肺,兼能止咳化痰,对慢支患者是适宜的。至于冬至日食用,则是借古语“冬至一阳生”之意,同气相求,以补体内阳气之不足。当然,这类治法偏温补,不适合阴虚内热体质的人,慢支发作期也不要单独用此方。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