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养颜妙方
秋天更应注重皮肤保养,眼下,来浙江省中医院皮肤科开中医美容药方的人多了起来。比起动则上百甚至上千的高档化妆品,中医美容则更简便廉验。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治标不如治本,内部调理好了再治外表,才能事半功倍。
浙江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余土根介绍,夏季紫外线强,易致皮肤色素沉着,秋季是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黄金季节,适合去除脸上色素,尤其是黄褐斑等。中医护肤美容包括消炎抗菌、增强皮肤弹性、预防粉刺、预防雀斑和皱纹、洁净皮肤抗皮脂溢,预防化脓性皮肤病、润泽皮肤,防止老化、敛汗,除汗、减少头皮屑等。中医美容更注重内在调理。
分清体质看皮肤
美容原理跟中医学一样,先调理内在,才会形之于外。皮肤就象人体的一面镜子,皮肤的素质是身体机能的外在反映。要达到好的效果,就要先了解人的体质。中医着重“治病必求于本”,以“人体最自然平衡状态”为法则基础,从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几个方面的互相调和着眼,改善肤质。身体若保持平衡状态,状态便良好,若平衡被破坏了,便要治理。
如湿热者面色多带红和有灼热感,面油多且肤色黝暗,易出现暗疮粉刺,治理应注重清洁,防止毛孔堵塞。
寒湿者面色较苍白,皮肤会显得浮肿和失去光泽,应消除皮肤角质,提高皮肤新陈代谢能力。
燥热者脸色偏红,皮肤干燥粗糙,间有红斑和粉刺出现,重要的是保持肌肤水分。
寒燥者脸色苍白,因缺乏营养,新陈代谢功能缓慢,皮肤较干燥,容易有皱纹,应多作按摩和补充皮肤所需的营养,增强血液循环。如果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不妨观察一下,或问专业医师。
中药食疗可改善皮肤问题。
暗疮:由于油脂分泌过盛,积聚在皮层里形成污物,继而含脓。食疗:西瓜+丝瓜络+茯苓。
雀斑:因曝晒或湿热而成。食疗:合掌瓜+蝉衣+马蹄。
粉刺:体内困湿而成。食疗:防风+扁豆+丝瓜。
皱纹:皮肤失去所需的营养和缺乏水分所致。食疗:北芪+金蝉衣。
黑眼圈:睡眠不足和劳累过度引致。食疗:熟地+酸枣或大枣。
眼袋:天生之外,最大原因莫过于睡眠不足。食疗:蝉衣+木贼+土茯苓。
皮肤粗糙:空气污染,长期失眠或工作压力,令皮肤失去光泽,变得粗糙和黯然无光。食疗:西瓜+雪耳+百合。
枯黄憔悴:因疲累所引致,更是衰老的迹象。食疗:柏子+杞子+蜜枣。
维生素是皮肤美容健美的重要物质,维生素A有强健、润滑皮肤作用,缺乏时,皮肤变得干燥、粗糙;维生素B有舒展皱纹、消除斑点作用;维生素C可防止皮肤血管老化,增强血管弹性,增白皮肤,减少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维生素E可减少痤疮和色素生成,并有抗衰老作用。微量元素锌决定皮肤的光滑和弹性程度。皮肤缺锌易出现脱屑、粗糙、皱纹,同时易发湿疹、痤疮和疥癣。因此,应多吃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大豆制品、胡萝卜、西红柿、柠檬、广柑、苦瓜、花生、豌豆、青豆、鱼类、蛋类、奶类等。动物筋腱、猪蹄、猪皮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经常食用能使皮肤细胞变得丰满,肌肤充盈,皱纹减少,皮肤变得细腻和富有弹性。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鱼类。牡蛎是海产品中含锌量最为丰富的食品,可经常适量食用。
五味不宜过偏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当损神”,如脂肪可使头脑健全,皮肤光泽;蛋白是智力活动的基本物质;蜂蜜是美容的良友,常服“面为桃花”,外用(以水3倍稀释后每日涂面部)可使皮肤光洁细嫩,减少皱纹;常食黄豆能营养肌肤和毛发,使皮肤润泽、细嫩,富有弹性,肌肉丰满而结实,延长青春;大枣富含维生素C,是皮肤的密切伙伴,缺之则易生雀斑、粉刺、口角炎、唇炎、脂溢性皮炎等,头发枯黄。枣中还富含维生素E,有“抗老剂”之说。目前,以枣为主的药膳颇受欢迎。核桃仁富含亚油酸,是理想的润肤美容食品,常食核桃仁可使肌肉细嫩光滑、头发黑泽、血脉通润。竹笋、丝瓜、鱼籽、生姜、葡萄干、桂花、西瓜仁(籽)和牛、羊、猪的骨髓等都是公认的健美食品。
秋燥养颜有妙方
目前已筛选出30多种确有美容疗效的中草药。当归:含丰富的微量元素,能营养皮肤,防止粗糙,扩张毛细血管,增强血循环。升麻、槐花和桔梗具有润泽皮肤、治疗过敏性皮炎和消炎的作用。枸杞子:大补气血,抗衰老,从而护肤美容。山药、莲子、百合、红枣能健脾养胃、安神,使皮肤健美。桃仁、胡麻、熟地、大枫子、杏仁等均有护肤润肤之效。芦荟:治疗雀斑并有防晒作用。
上一篇:抗衰防老方21
下一篇:多种中医中药手段融入肿瘤治疗中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