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美容养颜的首选方
四物汤几乎是中医界公认的“补血剂”,不仅为医家熟知,更成为众多女性美容养颜的首选方。对此,笔者从对其核心功效的疏理入手,得出不同结论。
四物汤出自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以下简称《仙授》)一书,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专书。书中关于四物汤的记载如下: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上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而使四物汤家喻户晓的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这本书中,四物汤的药物组成、药量以及服法均与《仙授》相同,但功用和主治却有异。如: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抟,恶露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清末名医张山雷认为,四物汤是“从《金匮》胶艾汤得来,即以原方去阿胶、艾叶、甘草三味”。《局方》中也有“若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叶,阿胶一片”的记载。《金匮要略》中胶艾汤全称“芎归胶艾汤”,是治妇人下血之方。明代李梴编著的《医学入门》一书中,将此方名曰“胶艾四物汤”,可见对于“芎归胶艾汤”与“四物汤”两方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家是可以取得共识的。
四物汤在《仙授》一书中为治疗伤科血瘀之剂,而《局方》中则成为妇科补血要方,《局方》影响大,所以后世医家多视四物汤为补血之方,绵延至今。
因为四物汤有“补血”之功,但将其归为“补血方”,似有不妥。实质上,四物汤所治之症,皆不离“瘀”——伤重肠内有瘀血,脐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胎动不安下血不止,产后恶露生瘕聚少腹坚痛。不管是因为跌扑损伤还是气血亏虚所产生的瘀滞,都会因为瘀滞不通导致疼痛或崩漏等一系列问题。其解决在“通”,“不通则痛”用通容易理解,而崩漏因为有瘀、通瘀则血可自止的“通因通用”之法则需要反复思考才能明白。以通为补,通是实质,补是结果,“通”才是四物汤功用之灵魂。联系到胶艾汤与四物汤的关联上讲,胶艾汤与四物汤的核心功效均在于“活血”,胶艾汤较之四物汤多了胶艾止血之功,治疗妇人下血证最佳;四物汤则为调血之“活血剂”,以通为补。
明代医书《妇人明理论》中有一句话,“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影响很是深远。后代医家对此的理解,多建立在“四物汤乃补血之剂”的认识上,据此揣度作者本意,认为丹参也具有补血作用。而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可以从丹参的核心功效来探讨四物汤之功效核心。《本草求真》云:“丹参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然有论其可以生新胎,调经…等症,总皆有其瘀去矣。”陈修园有言:“今人谓一味丹参功兼四物汤,其认为补血行血之品,为女科之药,而丹参之真功掩矣。”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可以这样理解:四物汤乃活血之剂,因其活血,乃能补血;丹参乃活血之药,因其活血祛瘀,乃能生新。
在当今这个日益注重养生的社会,四物汤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电视节目上,有养生专家给广大女性推荐四物汤,不加辨别,完全当作补血方使用。笔者身边一些学中医专业的女性,在觉得自己“血虚”的时候,也会很随意地给自己来点四物汤。笔者认为,中医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以理识症,辨证论治”的原则,若四物汤之类随意使用,将会步“中国式抗生素使用”的后尘。
上一篇:中药泡双足改善肾功能
下一篇:美的臀部 臀部的锻炼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