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背枇杷叶
别名:
功效与作用:清肺;止咳化痰。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色黄。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1~6克;或代茶饮。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清肺泻火,止咳化痰。治咳嗽,痰喘。《陕西中草药》
摘录于:《中华本草》
金背枇杷叶
拼音名:Jin Bei Pi Pa Ye
中药金背枇杷叶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叶。全年均可采,采后刷去叶背面的绒毛,切丝生用或密炙用。
原形态
陇蜀杜鹃,多年生草本,株高40~80厘米。具机走的根茎。茎直立,粗壮,下部无毛,上部被褐色短腺毛,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叶对生,或3~4枚轮生;无柄或具极短的柄;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5~40毫米,先端锐尖至渐尖
药材性状
叶中含有效成分总黄酮(flavones),杜鹃花毒素(rhodotoxin),鞣质含量为8.31%-10.80%,2~5月较高;杜鹃花毒素含量为0.06%-0.1%,3~6月较高;黄酮含量为2.10%-2.64%,6~9月较高[1]。
药理作用
试管法抗菌实验表明,同属植物太白杜鹃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的抗菌效价为64,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性凉;有毒。
功效与作用
清肺;止咳化痰。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色黄。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6克;或代茶饮。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清肺泻火,止咳化痰。治咳嗽,痰喘。《陕西中草药》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