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树皮

别名:

功效与作用:涩肠止泻;驱虫;截疟;收敛止血。主治泄泻蛔虫腹痛;;痢疾;疟疾;子宫脱垂;鼻出血。

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煎汤洗。内服:煎汤,3~10克。

摘录于:《中华本草》

毛木树皮

拼音名:Mao Mu Shu Pi

中药毛木树皮为山茶科植物西南木荷的树皮。全年均可采,晒干。

原形态

西南木荷 常绿乔木,高7~12米。芽,小枝,叶柄及叶下面均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1.5厘米,扁而宽;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长8~16厘米,宽3~7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疏生钝齿。花单生于枝顶叶腋;花梗长1~1.5厘米;萼片5,外面密生短丝状毛,宿存;花瓣5,白色,基部连合,外面1瓣兜形;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瓣基部,花药丁字着生;子房上位,5室,花柱1,柱头5裂。蒴果球形,木质,径约2厘米,室背5裂。种子扁平,肾脏形,长约8毫米,周围有翅。

药理作用

乙醇提取物有显着抗皮肤真菌作用。

性味与归经

味涩;性平;有小毒。

功效与作用

涩肠止泻;驱虫;截疟;收敛止血。主治泄泻蛔虫腹痛;;痢疾;疟疾;子宫脱垂;鼻出血。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煎汤洗。内服:煎汤,3~10克。

摘录于

《中华本草》

“毛木树皮”图片

毛木树皮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