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树皮
别名:
功效与作用:敛疮生肌;解毒止血。主治外伤出血;烧烫伤;崩漏。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涂;或浸酒搽;或煎水喷涂;或熬膏涂。 药材处方 《天津中草药》 治烧,烫伤: 酸枣根皮三斤。切碎,水煎成膏,涂于净布上,贴伤处。 《天津中草药》 治便血:酸枣根皮一两。刮去黑皮焙干,用水一碗煎至一茶杯,温服。如不止,隔七天再服一剂。山东昌潍地区《赤脚生》 治高血压头晕头痛: 酸枣根一两(去外层黑皮, 去木心,用内皮)。加水煎煮两次,分两次服。 各家论述 涩精止血。治淋浊,白带,滑精,出血。《陕西中草药》
摘录于:《中华本草》
酸枣树皮
拼音名:Suan Zao Shu Pi
英文名:root-bark of Spine Date
中药酸枣树皮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树皮。全年均可采剥,洗净,晒干。
原形态
酸枣 落叶灌木,稀为小乔木,高1~3米。老枝灰褐色,幼枝绿色;于分枝基部处具刺1对,1枚针形直立,长达3厘米,另1枚向下弯曲,长约0.7厘米。单叶互生;托叶针状;叶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圆形,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花小,2~3朵簇生于叶腋;花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黄绿色,与萼片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花盘明显,10浅裂;子房椭圆形,埋于花盘中,花柱2裂。核果肉质,近球形,成熟时暗红褐色,果皮薄,有酸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与归经
味涩;性平。
功效与作用
敛疮生肌;解毒止血。主治外伤出血;烧烫伤;崩漏。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涂;或浸酒搽;或煎水喷涂;或熬膏涂。
药材处方
- 《天津中草药》 治烧,烫伤: 酸枣根皮三斤。切碎,水煎成膏,涂于净布上,贴伤处。
- 《天津中草药》 治便血:酸枣根皮一两。刮去黑皮焙干,用水一碗煎至一茶杯,温服。如不止,隔七天再服一剂。
- 山东昌潍地区《赤脚生》 治高血压头晕头痛: 酸枣根一两(去外层黑皮, 去木心,用内皮)。加水煎煮两次,分两次服。
各家论述
涩精止血。治淋浊,白带,滑精,出血。《陕西中草药》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