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蛋壳

别名:鹅子壳

功效与作用:拔毒排脓;理气止痛。主治痈疽脓成难溃;疝气;难产。

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研末,1~3克,开水或酒送服。 各家论述 治痈疽无头。新生鹅蛋壳,烧灰存性为末,醋调敷,出脓血 。《急救方》

摘录于:《中华本草》

鹅蛋壳

拼音名:e Dan Ke

英文名:Goose eggshell

别名:鹅子壳。

中药鹅蛋壳为鸭科动物家鹅的卵壳。食用鹅蛋时,收集蛋壳,洗净,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家鹅,体长约60~80厘米。嘴扁阔,前额有肉瘤,雄者膨大,黄色或黑褐色。颈长。体躯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脚大有蹼,黄色或黑褐色。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

药材性状

多呈现碎片状,外表面白色稍粗糙,易破裂;内表面光滑,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

甘;淡;平;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

拔毒排脓;理气止痛。主治痈疽脓成难溃;疝气;难产。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研末,1~3克,开水或酒送服。

各家论述

治痈疽无头。新生鹅蛋壳,烧灰存性为末,醋调敷,出脓血 。《急救方》

摘录于

《中华本草》

“鹅蛋壳”图片

鹅蛋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