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鳞
别名:
功效与作用:敛疮;拔疔。主治疔疮;烫火伤;腿疮;下疳。
使用方法:外用:适量,敷贴;香油熬涂或研末调敷。 药材处方 《纲目拾遗》治疗:鲥鱼鳞,贴疗疮上,则咬紧。然后将鱼鳞边略略揭起,用力急揭去,疗根便带出。但揭疗根时极痛无比,须先与酒饭吃饱,非醉饱即晕倒也。《纲目拾遗》治水疗,鲥鱼腮下近腹处有划水二瓣,瓣间有长鳞二瓣最佳,但难得。今人以背上大鳞代之,贴上即消。《本经逢原》治汤火伤:鲥鱼鳞用香油熬,涂之。《纲目拾遗》治腿疮疼痛:鲥鱼鳞贴之。《救生苦海》白尤丹治下疳:鲥鱼鳞焙干煅研白色,敷之。《纲目拾遗》治血痣挑破血不止:鲥鱼鳞贴之。
摘录于:《中华本草》
鲥鱼鳞
拼音名:Shi Yu Lin
英文名:Seasonal shad scales,Reeves'shad scales
中药鲥鱼鳞为鲱科动物鲥鱼的鳞。捕后,取鳞片鲜用或焙干。
原形态
鲥鱼,体长椭圆形,侧扁,一般长32~65厘米。头侧扁,前端钝尖,头背光滑,无线纹。吻中等长,圆钝。眼小,有脂眼睑几遮盖眼的1/2。鼻孔明显。口中大,前颌骨中间有明显缺刻,上颌骨末端伸达眼中间后方。两颌无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密110+172。鳞片大而薄,上有细纹。纵列鳞44~47,横列鳞16~17。无侧线。腹面有大形锐利的棱鳞(16~19)+(13+14)。胸鳍,腹鳍基部有大而长形的腋鳞。背鳞17~18,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18~20。胸鳍较短。腹鳍小。尾鳍深叉形。体背及头部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其他各鳍淡黄色。
性味与归经
归心;肝经。
功效与作用
敛疮;拔疔。主治疔疮;烫火伤;腿疮;下疳。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敷贴;香油熬涂或研末调敷。
药材处方
- 《纲目拾遗》治疗:鲥鱼鳞,贴疗疮上,则咬紧。然后将鱼鳞边略略揭起,用力急揭去,疗根便带出。但揭疗根时极痛无比,须先与酒饭吃饱,非醉饱即晕倒也。
- 《纲目拾遗》治水疗,鲥鱼腮下近腹处有划水二瓣,瓣间有长鳞二瓣最佳,但难得。今人以背上大鳞代之,贴上即消。
- 《本经逢原》治汤火伤:鲥鱼鳞用香油熬,涂之。
- 《纲目拾遗》治腿疮疼痛:鲥鱼鳞贴之。
- 《救生苦海》白尤丹治下疳:鲥鱼鳞焙干煅研白色,敷之。
- 《纲目拾遗》治血痣挑破血不止:鲥鱼鳞贴之。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