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形态采制】
远志是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厚长大,斜生于土。茎多且细,高25~35厘米,直立或斜上多分枝。叶斜上面斜线形。总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少数,排列疏松,呈粉红色或紫堇色。花期5~8月。果期6~9月。生于石砾质山坡、干燥沙质草地、路旁沙地。
春秋采根,净后晒至二成千时,放在板上搓后去木心,晒至纯干,或蜜炙。蜜先加入三分之一水合匀熬开,加远志(500克用蜜100克),炒黄成炙远志。
远志古称棘菀、苦远志,《记事珠》称醒心杖,俗名十二月花、山胡麻、小草等。功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云:“远志感天之阳气,得地之芳烈而生,故无毒,亦名阳草。”过去主产山西曲沃县(今山西省西南部)及河南禹州府(今河南禹县、密县)。历史上曾以夷门(今河南开封)所产为佳,最为地道。此外,尚有日本远志、西伯利亚远志和小远志,亦等人药。
【养生保健作用】
远志味辛苦,性微温,归肺经、心经、肾经。养生保健中,借其安神益智之力、祛痰解郁之功,以治疗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之症,外用治疗疮疖痈疽。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
《三因方》云:“治痈疽发背、疖毒恶候侵大,不问寒热虚实,远志(汤,洗去泥,捶去心)为末,酒一盏,迟倾澄清饮之,以滓敷患处。”
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云:“凡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时,随用远志肉二三两,去心,清酒煮烂,捣为泥,敷患处,其效如神。”
张锡纯云:“用煎汁去渣,重煎成薄糊,以敷肿疼疮疡、乳痈甚效。”
【养生配方推荐】
(1)远志60克。水煎至烂,加酒100毫升,醋150克,然后捣成泥状敷患处。治疗痈疽、肿毒、疔疖等疮疡已溃烂者显效。
(2)远志、菖蒲、茯苓各等份为末,蜜丸10克重。每服1丸。用于治疗惊悸、失眠多梦。
(3)远志15克,莲子肉10克,龙骨、菟丝子各20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治疗遗精。
(4)远志、半夏各15克,杏仁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治疗寒痰咳嗽。
【保健注意】
(1)煎服常用量3~10克,外用适量。
(2)有溃疡病及胃炎者慎用。
上一篇:钩藤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下一篇:淡竹叶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近期更新
- 薏苡仁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瓜蒌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龙骨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益母草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地龙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白及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酸枣仁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金银花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枸杞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蟋蟀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半夏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枳实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薤白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千年健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牡蛎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百合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牵牛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麦冬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菊花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莲藕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鱼腥草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黄芪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梅花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地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辛夷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牛蒡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蝉蜕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马勃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丁香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冰片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三七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牡丹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硫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草乌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芡实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土茯苓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荜茇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茵陈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青蒿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金钱草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天冬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大枣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全蝎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白果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沉香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沙苑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山药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山楂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使君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麝香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