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中医治疗方法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是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中医专业人士表示:上周,一名47岁的女子因出现头痛、脸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且一天没有排尿,经过检查确诊该女子得了出血热,由于该女子出现无法排尿的症状,肾功能衰竭已经进入晚期,最终没能挽回生命。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指出:流行性出血热归属于中医“温疫”,“疫疹”,“疫病”范畴,是热疫毒邪导致机体营阴损害所致,主要病机为湿、热、毒三邪杂感有关,老鼠是出血热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早期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显著。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说:根据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少尿期不同症型的表现,中医辨证治疗如下:
(1)热瘀阻闭
证见尿少尿闭,头昏头痛,全身衰软无力或嗜睡或谵妄,甚则神昏,唇舌干燥色赤而枯萎,苔黄黑厚,脉沉细数。
治法:凉血化瘀,通下利尿。常用方药有犀地猪苓汤加减。犀角、生地清热凉血;赤芍、丹皮凉血散血;猪苓、泽泻、滑石清热利湿,大黄清热降火等。
(2)肾阴衰竭
证见极度衰竭,精神萎靡,腰酸痛,小便短少或完全无尿,心烦不眠,口干咽燥,舌赤枯萎,脉细数无力。
治法:补益气阴,滋肾利水,常用加味知柏地黄汤。配用导泄药,番泻叶15~30g,2次分服。此期可用中药透析一号:大黄30g、丹参30g、黄芪30g、槐花20g、红花20g、板蓝根12g,制成1000m1,结肠透析,每日6~8次。
(3)湿热犯肺
证见尿少尿闭,全身浮肿,心悸气喘,痰涎壅盛,神志昏蒙,头痛如裹,舌淡苔白,脉滑濡。
治法:泻肺利水,化瘀导滞。常用葶苈大枣泻汤合承气汤加减。痰多加竹沥、天竺黄、栝蒌。瘀滞严重加丹皮、桃仁、赤芍。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提醒:中医辨证分型与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纯中药制剂,疗效显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可避免西医药物及其它治疗方法所带再来的种种副作用,预后好。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强调:在辨证治疗的同时,少尿期还可配合以下方药,但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使用:
(1)导泻逐水疗法:①桔梗白散:桔梗、贝母、巴豆霜各400mg,冲水口服。②大黄、芒硝导泻:大黄30~60g、芒硝15g,泡水口服。③番泻叶导泻:番泻叶15g泡开水500m1,每小时1次,连服2~3次。或番泻叶15~30g煎至100m1,日分2次。
(2)肾区热敷法:适用于肾失化气行水,膀胱无尿尿闭者。方药组成:丹参30g、桃仁15g、佩兰15g、赤芍15g、木香12g、细辛5g、忍冬藤15g、车前子20g、桂枝15g。每日两剂,加水适量煎30分钟,装入布质药袋,置于双肾区,持续湿热敷,冷则再行蒸热使用。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 求医问药专题
上一篇:冬季滋补食疗佳品——蜂蜜
下一篇:初春及早预防过敏病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