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谨防糖尿病性肢端坏疽
每年的冬季都是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的高发季节,严重威胁者糖尿病患者健康。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中医专业人士提醒:冬季糖尿病患者要做好预防保护工作。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指出: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产生的感染、溃疡、深部组织破坏,容易使人致残、生活质量快速下降。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糖尿病足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痹”、“脱疽”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冬季易高发。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表示:冬季,糖尿病患者因并发血管和神经病变,使动脉管腔狭窄,下肢供血不足,极易诱发脚部皮肤干燥、龟裂和细菌感染,有时即使是微小的损伤,也可能引起感染,严重者可致下肢发炎、溃烂,甚至发生坏疽。冬季糖尿病足的养护注意事项如下:
1.坚决戒烟。吸烟使小血管痉挛,加重下肢缺血、缺氧,加重糖尿病足症状。
2.足冷可穿多层袜套保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忌用电热毯、热水袋等焐脚。因为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末梢神经病变,手指及脚趾的痛温觉障碍,在感知烫和痛觉之前,脚常常已严重烫伤。
3.细心处理小伤口。用消毒剂(如碘伏)清洁伤口,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几天不愈应及时就医。
4.每晚用38℃温水泡脚,并经常按摩下肢,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鉴于糖尿病患者常有末梢神经病变且痛温觉障碍,在洗、泡脚前最好先用腕部、肘部或由家人感受一下温度,以防水温过高。
5.鞋子应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大小适中、鞋尖宽大,切忌走远路。选择平底鞋,最好是圆头、系带的皮鞋。袜子最好选用白色纯棉袜子,可以在有破溃、分泌物时帮助及时发现。
6.晒太阳。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控制血糖。
7.忌久坐不动、忌双腿交叉坐,以免压迫血管和神经,坐时尽量能平放足部,减轻足部压力,促使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冬天可在室内进行适当活动,如打太极拳、踱步等,且经常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8.按摩时力度要适中,过度的搓、揉会造成皮肤破溃,甚者会引发皮下软组织或深部的损伤。
9.正确趾甲修剪。洗脚擦干后用剪刀小心地修整趾甲,不要修剪得太短,并把边缘磨光滑,小心损伤皮肤。
10.对待鸡眼和老茧要轻柔。千万不要使用鸡眼水、除茧剂或鸡眼膏,也不要用刀片切刮。长了疣不要自己处理,要去看医生。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 求医问药专题
上一篇:夏季排汗食物温补常见误区及方法
下一篇:男性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从肝论治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