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起红斑是怎么回事
“自己得冻疮好多年了,用了好多药治疗就是无法断根。人家得冻疮都是在天特别冷时发生,但我在秋天天气还不是很冷的时候就犯病了。我也没冻着,手背、脸、耳朵上就出现那种奇怪的很像冻疮的一圈圈的红斑,有些红斑中间还有小水疱。有时痒得受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刘女士来到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就诊时自己这么说。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仔细看了刘女士的手臂和面部,确实有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环形红斑。外观有点暗红和青紫色,几乎每个红斑中间都有小水疱,但是局部皮肤温度正常,并没有冻疮皮肤损害的那种青紫色肿块和压之退色、局部皮肤发凉的典型症状,也没有溃烂流水的现象。
根据刘女士的皮肤损害症状和多年的诊治经验,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她得的不是冻疮,而是冻疮的“孪生兄弟”——寒冷性多形红斑。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每当天气变冷时,就有很多像刘女士这样的患者来就诊。这些患者的面颊部、耳郭、手背、足背等身体暴露部位的皮肤上,常出现奇怪的圆形或椭圆形、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红斑,颜色多为紫红色,红斑的中央部分色泽更深或隆起形成水疮,极似“猫眼”,或者像射击训练的靶子,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作“寒冷性多形红斑”。
中医称寒冷性多形性红斑为“猫眼疮”、“寒疮”、“雁疮”,中医认为素体虚弱,卫阳不足,腠理不固,寒湿之邪侵袭肌表后导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血瘀而引发红斑。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表示:寒冷性多形红斑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是寒冷的刺激引起人体面颊部、耳郭、手背、足背等血液循环比较差的部位的小动脉血管收缩,久之小血管发生麻痹扩张,同时静脉回流受阻,造成淤血现象,从而产生皮肤血液循环障碍,故出现红斑、水疱甚至糜烂等皮肤损害。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提醒:由于寒冷性多形红斑容易在每年冬季复发,所以患本病的人在入冬前就应进行防治。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易发生红斑的部位应提早采取保暖措施,多进食热饭菜以增加体内热量。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 求医问药专题
下一篇:冬季穿短裙当心寒冷性多形红斑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