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 见证沧桑巨变 铸就大医风范
•朱良春“逆潮流而动”选择学习中医,既不是家学祖荫,也不是父母之命,而是他自己的主动选择。
•朱良春尊师重道,既有很好的继承经验,也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盘托出,到处讲座都是“干货”。
•坚持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传统,是朱良春一贯的主张,也是他取得医学成就必不可少的条件。
国医大师朱良春
年且百岁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见证了中医的历史辉煌、近代坎坷、现实作用,看到了中医未来的巨大价值,他以自身传承创新的学术成就,实践了“发皇古意,融会新知”的思想,今年8月10日这八个字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作为“我的座右铭”播出,他以当代大医的代表,成为杏林学子追慕的典范。
有别于坎坷风潮 成就在道术并重
朱良春先生承接中医历史,经历了近代坎坷的发展道路。中医学术的沧桑巨变,在他身上也有很深的烙印。他学习医学的1934年,余云岫《灵素商兑》已经出版十多年,“废医验药”是当时风尚,《伤寒论》方药受重视,《内经》阴阳五行受质疑,“中西医汇通”已经悄然转向“中医科学化”。南京政府第一次卫生工作会议通过废除中医案,中医药界求生存的斗争,仍然在风起云涌的过程之中,朱良春先生虽然不处于风口浪尖,但是时代的风潮不会让江苏省镇江市成为避风的港湾,也不可能不影响临近上海的南通城。
朱良春先生“逆潮流而动”选择学习中医,既不是家学祖荫,也不是父母之命,而是他自己的主动选择。朱良春身患结核却能劫后余生,得益于被中医救助,休学一年之后,改学中医,这次选择改变了他的命运,也为当代中医增添了一段传奇。一开始学习中医,他没有选择设在上海的中医学院,而是投奔传统中医积淀最深厚的孟河,跟随太医后人马惠卿先生抄方一年,成为杏林传人。跟师中途改投苏州国医学院,由传统迅速步入现代,系统学习中医知识,也开始接触西方医学。1937年淞沪大战硝烟未散,他只身来到上海,追随章次公先生临证实习,得名师指点,勤工俭学在红十字会医院治病救人,然后于1938年开业行医。
在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时代,他救治登革热、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依靠中医学术练就过人胆识。抗战胜利后,办全日制中医学校,历时四年,培养20多名毕业生,交给新中国。
这个时期的中医教育,正在经历时代变革,他们自编教材,授人以渔,教学相长,也使自己根基更牢。
建国后,朱良春先生由私人诊所升级为联合诊所,再由私立中医院到公立中医院,靠的是过硬的真水平,有胆有识,有为有位;培养中医学徒,为西学中讲课,到全国各地参加学术会议,编教材,作报告、讲座;改革开放之后,下海办研究所、医院,研究新药、转化成果,成为国医大师。
朱良春一路走来,引领时代中医到现在,他始终站立潮头。他告诉后人:“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术无道不远,道无术不行”,发展中医必须道术并重,绝对不能“废医存药”。“发皇古意,融会新知”是独立发展中医事业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多半个世纪苦苦理论探索,“日有一得”的必然结果。
跨时代传承中医 朱家军承先启后
朱良春先生学中医的时候,虽然没有家学渊源,但是他很快就把根基建立在历史的传统之上,拜师再拜师,学习再学习,把师传与学历教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吸收两者的长处,使自己根基牢固,学术素养非同一般。
中医发展几千年,关键在于有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流派,也难以做大做强,成不了事业。朱良春先生尊师重道,既有很好的继承经验,也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盘托出,到处讲座都是“干货”。他常说:“技术不私密,经验不带走”。一定要把中医学的火种,播撒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使之万年常青。
言教不如身教,朱良春先生用自己的学术成就、中医文化的深厚底蕴,把几个子女“化成”中医传人,并且让他们在实践之中发挥自己的所长,逐渐成长为时代的精英。朱良春的亲炙弟子、私淑弟子遍布神州大地,难以一一尽述,他的学术影响力堪称一座时代的丰碑。
下一篇:“万元药”:炒的不是药 是文化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