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活经方最高境界
12月4~8日,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永清教授等5位著名中医药专家,为50多位来自河北省临床一线的中医药临床骨干在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分享他们的学术经验。
学好中医要多读经典多读原著
针对当代中医难出大家、难以出现传世名方的现象,王琦教授以《经方之道与启悟》为题的报告中提出:“学好中医,必须多读经典多读原著。”他建议中医人应当从临床回归到读经典、原著上然后再到临床,只有活学活用古人传下来的经方才能继承、创新和发扬中医。现在的临床工作中存在着开方大而杂,忽略法度;用药多而重,有欠精纯等问题。
河北省衡水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副主任医师曹清慧对记者说:“这几天的讲座令我收获很多。过去对经方的理解只停留在会背而不会用的层面,听老师讲完课,让我对经方的应用有了新认识”。优才计划实施以来,她跟师学习已经1年多了,她说:“现在很多临床医生放不下手上的工作,所以真正能耐住性子去学习的人不多。这五天的学习机会很难得。我的感受是,学好中医需要勤奋,得到名家大家指点会少走很多弯路。有机会来听名专家的讲座对自己的提高很有帮助,王琦教授的治学思想,让我明确中医之路、体悟中医之道。”
抓病机是中医用活经方最高境界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是一门科学。学好它的最高境界是抓病机。”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永清教授如是说。他用出自《医宗金鉴》的名方加味苍柏散治疗痛风等病为例,教给在座的学员们如何抓病机,活用古人的经方。同时他提出对古人方中的中药一定要深入研究,如加味苍柏散中的一味药炙甘草,它与当今的炙甘草是有区别的。如果只是依据古人的方子来治病,病人收到的疗效就会减半,包括后期的煎药方法,裴永清认为是马虎不得的。
刘蕊是一位美籍华人中医博士,自小跟随父母移民的她在美国学的却是中医。此次只身一人来到中国跟师学习3个月,讲习班开课以来她一直认真地做笔记。她说:“在美国很难学到这么原汁原味的中医。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自小耳濡目染,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裴老师讲完他的治病思路,我很受启发,相信能帮助我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让美国人感受到真正中医的魅力。”
漫画艺术助力走进中医经典
严谨深邃的远古经典与灵动的艺术形式结合,使经典鲜活起来。讲习班上漫画黄帝内经及中医与儒释道漫画专题让学员们眼界大开——整体观、辨证论治、中和观、象思维、人为本等中医核心价值观透过一幅幅诙谐幽默的画面场景形象表达,漫画中戏剧情节有如小品一般让观者回味无穷,抽象的人文哲学思想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呈现。
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赵红教授评论道:中医经典博大精深,文词古奥、寓意幽深,仰望美而得其真难。漫画艺术形式举重若轻、传神达意、深入浅出,拓展了理解经典视野,增添人们对经典的热爱。这种艺术形式还能跨越语言障碍,让中医文化传播世界之路更加广阔和丰富多彩。
上一篇:高级滋补品核桃营养丰富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