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廉治肾衰 疼痛康复医学 助力针术创新

    “两年多了,我的肾功能一直很稳定。”48岁的李女士患有慢性肾衰竭,曾在北京、上海等地多家大医院求治,但血肌酐一直上涨。她说:“医生刚通知我得了慢性肾衰竭的时候,我一天到晚都打不起精神,周身乏力,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

 

    后来,经人介绍,李女士找到了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肾病专家张佩青。经过张佩青的精心诊治和耐心开导,并坚持服用该院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院内制剂参地补肾胶囊。

 

    “不仅血肌酐不往上涨了,身上也觉得有劲儿了,以前那些腰酸腿软的小毛病也都没有了,现在对生活也有信心了。”李女士欣喜地说。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自主研制的院内制剂有近50种,其中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有10余种,参地补肾胶囊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该药的研制者,正是首届国医大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中心创始人张琪。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张琪就把肾病治疗做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当时,他收治了很多慢性肾衰竭的患者。看到许多患者因缺乏有效药物而最终走上透析道路,甚至因巨额医疗费用而倾家荡产,张琪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延长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到透析时间的有效方法,并研制出一种让老百姓都用得起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药物。

 

    经过潜心理论钻研和大量临床观察,张琪总结多年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治疗该病的法则,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张氏特色的治法,即“补脾肾、化湿浊、解毒活血”。

 

    根据该法,张琪研制出参地补肾胶囊,用人参、白术、茯苓补脾益气,熟地黄、菟丝子、淫羊藿滋肾温阳,草果仁与大黄、黄连配伍,草果仁辛温燥烈,善除脾胃之寒湿,大黄清热泻浊开痞,清除毒素湿浊,半夏泻湿浊、降逆气,桃仁、红花、赤芍、丹参活血。该方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消补兼施,平补平泄。

 

    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证明,该药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肌酐水平,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为治疗慢性肾衰竭、防治肾小球硬化的有效方剂。

 

    目前,市场上许多降肌酐药物会使脾虚的患者出现腹泻,反而容易引起血容量不足,加重肾功能恶化;而参地补肾胶囊则在扶正健脾的基础上泻浊,既能降毒素,又不伤正气,反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疗效更佳。

 

    虽然药佳效验,但该药价格低廉,一盒30多元能服用3天,一个月仅需300多元,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节省了许多治疗费用,减轻了他们家庭经济负担。因此,该药多年来深受患者的好评,销量始终居高不下,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记者魏 敏)“发挥多学科优势,就能取得1+1>2的效果。”12月13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上多位中西医专家形成共识。

 

    世界中联主席佘靖出席会议并讲话。佘靖要求,广泛团结本领域和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多种形式学术交流;整合理事会资源,构筑疼痛康复领域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平台;组织专业委员会成员和有关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中医疼痛康复国际标准的研制;高度重视发展海外会员,加大力度结识海外工作在疼痛康复领域的有识之士,互相学习,分享经验。

 

    刚成立的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计划下设微创疼痛、运动康复、针刀微创外科等10个分专业委员会,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乔晋琳任该委员会会长。乔晋琳表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疼痛治疗方法,未来将整合不同学科优势,促进疼痛康复医学快速健康发展。

 

    (记者徐 萌)“存在即力,联系即网,针术通过网点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人体进行整体、系统的治疗。”力网理论创始人刘合群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力学理论与医学创新研讨会”上说。

 

    刘合群介绍,在力网理论指导下的针术,其治病机理是用针灸工具深入到人体内部,对引发疾病问题所在之处,通过针的“力学回位复常效应”给予综合调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沈志祥表示,力网理论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给医学研究带来新的启示,有助于医学观念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