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营养安全两相望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赵长海
如今老百姓的餐桌,总是营养安全两相望。
一边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一边又是塑化剂、毒胶囊、速成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背后,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纯天然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到底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的呢?本期我们邀请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营养科赵长海主任和他的团队们用他们知道的专业知识,告诉公众这些食品的真相。 ——编者按
纯天然
不及无公害
不少老百姓认为,凡是天然的就是好的,但事实是来源于天然资源加工而成的食品或添加剂,未必就一定是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因为,许多天然植物都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天然植物由于受被污染的土壤、水源、空气及农药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害成分会残留在植物内。而且,如果天然植物在种植、收获、储存及制作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就更难保证它的食用安全性。所以,对食品持有“天然的就是安全的”这种认识观念是错误的。持有这种陈旧择食观念的原因,可能来自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膳食观念。
如今社会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就是纯天然的水果、蔬菜也都可能残留各种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成分,这些有毒成分不除掉,会危害健康。目前,市场大肆对“纯天然食品”进行宣传、美化的商业炒作,这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选择任何食品首先要关注安全问题,如果不能保证食用安全,“纯天然”也就失去意义。
除了纯天然食品,超市里还有不少无公害食品的标识,那么无公害食品就是可以放心吃的的食品吗?无公害食品是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技术标准和要求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严格来讲,无公害食品应当是普通食品都应当达到的一种基本要求,可以“放心吃”。
有机食品是食品中的奢侈品
15元一斤的有机娃娃菜,10.7元一斤的有机紫洋葱……有机食品被一些消费者称为食品中的奢侈品。比普通食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背后,有机食品到底“贵”在哪里?的确,有机食品由专门的有机农场种植和生产的无农药化肥、无抗生素激素、无转基因的纯天然食品,要求灌溉水源为天然地下水,种植土壤要达到3年转换期,空气要达到1级标准,最后还要通过严格合法的认证。简单的理解为从种子到吃到嘴里的全过程都是安全级别最高的。
有机食品与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最显著差别是,前者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后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比其他食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采用相应的替代技术。
一般来说,当代农产品生产需要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跨接在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之间,无公害食品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机食品是质量更高的绿色食品。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标识,关系如下:
转基因食品是福是祸?
沸沸扬扬的“黄金大米”事件把转基因食品推进了人们的视野。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的食品。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有五大功能:一是能“增产”。二是能“控熟”,通过转移或修饰与控制成熟期有关的基因可以使转基因生物成熟期延迟或提前,以适应市场需求。三是能“提高营养”,许多粮食作物缺少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改造种子贮藏蛋白质基因入手,使其表达的蛋白质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四是“保健功能”,通过转移病原体抗原基因或毒素基因至粮食作物或果树中,人们吃了这些粮食和水果,相当于在补充营养的同时服用了疫苗,起到预防疫病的作用。五是能增加新品种。
目前,业内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争论的,反对者主要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以下隐患的:一是“毒性问题”,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二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三是“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四是“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五是“对环境的威胁”。
上一篇:入秋先要护好鼻
下一篇:“醫”和“毉”的由来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