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炒鸡蛋 该不该放糖?
10月26日,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上抱怨,自己前男友家做西红柿炒蛋竟然“祖孙三代都放糖”,真是“毁三观”,“必须分”!此话一出,迅速引发了一场关于“西红柿炒蛋该不该放糖”的大讨论。
该网友的“抱怨帖”发出后,两天内转发数和评论数就都超过了一万条,相关话题也登上了热门话题排行榜的第三位,讨论量超过了一百万。
小问题引发大争议
西红柿炒蛋放不放糖,按理说只是关乎个人口味的小问题,不过,就是这样的小问题,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们争得不可开交。有人是坚定的“放糖派”,称“我家就是祖孙三代都放糖”,放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放糖就想挠墙”。有的“拒糖派”则说,直到上大学时,才在学校食堂吃到了加糖的西红柿,“难吃的想吐”!“理性派”则表示,凡事没有定论,即便是以前不放糖的,很可能为了照顾他人的口味,开始放糖。在一位网友发起的“你家做西红柿炒蛋放糖吗?”的投票调查中,有28000多名网友表示“要放糖”,也有25000多人支持“不放糖”的做法,两方阵营可谓旗鼓相当。
专家观点:尽量别放糖
那么,从健康角度来说,西红柿炒鸡蛋该不该放糖呢?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左政表示,人体的糖摄入量过多会有损健康,现在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的人非常多,一般不提倡高糖饮食。像西红柿炒鸡蛋这样的家常菜,如果经常做,最好不要加太多糖。“比如天天做这道菜的话,一周有个一两天放少许糖就好了,如果每天都吃一勺糖下去,那肯定不健康。”
左政强调,其实我们的很多食物中已经含有不少糖分了,因此千万不要以为炒菜时多加些白糖也没关系。如果实在是喜欢吃甜的,不妨用水果、大枣、葡萄干等天然的食品来增甜。“大枣不仅甜,而且补气血,用这种天然食物来增甜比较好。”
如何做好西红柿炒鸡蛋
■ 延伸阅读
1.西红柿要选取熟透的西红柿,不要去皮,这样能保留膳食纤维,熟透的西红柿皮很薄,不影响口感。
2.打鸡蛋时,要用力多打一下,逐渐加快速度,将鸡蛋表面打出泡沫来。打的时候可以加点盐和生粉,这样炒出来的样子更好看。
3.炒鸡蛋时,要在锅中倒入和鸡蛋一样多的油,等油烧热再把蛋液倒入锅内。倒蛋液前,把油锅摇一摇,让油铺满锅底,防止粘锅。蛋液入锅后要立即用铲子或筷子快速搅动,使其均匀受热。
4.最后,一定要关火出锅后才加盐,这是做好西红柿炒鸡蛋的一个诀窍。
上一篇:祛湿有区别,如何分清湿热和寒湿
下一篇:长时间久坐有损健康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